当前,仿生科学与工程作为多学科深度交叉与有机融合学科,已成为推动科学技术源头创新发展及高新科技产业变革的重要支点,在航空、航天、航海、能源、军事、健康等重点领域产生了诸多重大突破。面临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仿生学科如何抓住机遇,紧跟世界科技发展前沿,促进仿生专业人才培养,实时反映最新科技理论成果,更新教学形式,调整培养目标,即时回应和有效衔接国际科技前沿,以及国家、社会、市场和企业等对仿生专业人才的要求,提高创新人才培养成效,亟待回答。
为此,国际仿生工程学会自2019年开始筹备成立教育工作委员会,由学会现任秘书长、吉林大学张志辉教授牵头,推动教育工作委员会筹备会于2020年10月18日在威海召开,为委员会的正式启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后,在学会理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戴振东教授和时任学会青委会秘书长、吉林大学钱志辉教授的组织和推动下,国际仿生工程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成立会议暨第一届第一次工作会议于2023年10月12日在武汉正式召开。此次会议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方式进行,与会的23位专家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德国、日本、韩国、丹麦、肯尼亚等10个国家和地区。
会上,学会秘书长张志辉教授代表学会致辞,介绍了教育工作委员会成立的初衷、委员的遴选推荐过程,宣布了聘任的首届委员名单,并希望教育工作委员会针对仿生教育及科学普及等工作进行深入研讨、细致分析,提出仿生教育新举措,开创仿生教育事业新局面。之后,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任秘书长)钱志辉教授介绍了教育工作委员会的章程、组织架构以及运行模式。
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戴振东教授主持召开了第一次工作会议,组织与会委员针对委员会的发展和工作计划进行了研讨。德国基尔大学Stanislav N. Gorb教授、日本千叶大学Hao Liu教授、英国剑桥大学 Walter Federle教授、英国伦敦大学学院Chaozong Liu教授、英国伦敦南岸大学Hamed Rajabi教授、美国斯蒂尔大学Bruce A. Young教授、南丹麦大学Poramate Manoonpong教授、香港理工大学王钻开教授、中科院唐业忠研究员、大连理工大学吴承伟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蔡军教授、厦门大学侯旭教授、中山大学胡天江教授、武汉大学薛龙建教授等委员分别发言,针对仿生教育平台构建、仿生科学普及、仿生专业及课程设置、在线课程建设、虚拟仿生实验平台、仿生教材/仿生专业手册编写、短期培训课程等方面提供了建议和意见。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国际仿生工程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的成立正逢其时,此次研讨明确了委员会的下一步工作方向和内容。专家均表态,将共同努力为仿生科学与工程教育的国际化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国际仿生工程学会第一届教育工作委员会设有顾问委员会和常务理事会,委员共计40人,分别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的33个高校和科研院所。